直銷道道網訊 春節期間,各種謠言又開始冒頭。根據相關統計,食藥方面的謠言占謠言總量的45%。
2018年11月8日,原河南省食藥監局(現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本報,召集一批有志于從事食品藥品辟謠工作的中青年專家,成立“河南食品藥品辟謠聯盟”,搭建權威平臺,消除謠言危害。
借“河南食品藥品辟謠聯盟”成立之勢,借春節聚會之時,我們向讀者隆重推出河南食品藥品辟謠聯盟專家團,希望在專家的指導下,讓辟謠跑在謠言前面,提高讀者的健康素養,讓每一位讀者都能成為健康小衛士,讓謠言止步。
謠言一:街邊的雞排是用肉膠合成的,不能吃
真相:肉膠是一種蛋白質,允許在食物中使用
◎指導專家: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 黃現青
肉膠本質上是一種蛋白質,目前是國家允許在食品中使用的一種酶。
TG可以讓蛋白質分子之間形成“網狀交聯”結構,被它黏合在一起的肉外觀“天衣無縫”,烹飪加工不離散,口感好。而且肉膠在發揮作用時沒有副產物生成,用在食品中比較安全。
黃現青說,肉膠在食品工業中應用廣泛。它可以用在肉制品中,包括牛肉、雞肉制品,在肉泥中加入肉膠,可以讓肉丸更有彈性;在碎肉中加入肉膠,經過滾揉等過程,可以生產出重組牛排、雞排,提高碎肉的利用率。
肉膠本身沒有害處,不過,外出吃雞排要去干凈衛生的餐飲店,留意店內是否張貼食品生產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并關注店內的食品安全等級,選擇較為規范的餐飲店就餐。
謠言二:牛奶保質期越長,添加的防腐劑越多
真相:現有技術條件下,不用添加防腐劑也可實現牛奶長期保存
◎指導專家:東北農業大學工學博士、河南農業大學講師 王小鵬
食物之所以會變質腐敗,是微生物滋生導致的。若能殺滅微生物,或將食物密封,隔絕外部空氣中的微生物,食物的保質期就變長了。
如果兩個要求都能達到,讓食物超長時間保存不是問題。市面上銷售的保質期較長的牛奶多為滅菌乳,均采用超高溫滅菌處理,現有技術條件下,不用添加防腐劑均可實現長期保存。
牛奶之所以存在不同的保質期,是由殺菌方式和包裝方式決定的,與防腐劑無關。
謠言三:喝酒后不能吃榴蓮、喝濃茶
真相:沒有科學依據,不可信
◎指導專家: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授呂全軍
呂全軍說,這些說法沒有科學依據。飲酒后吃(喝)某種食物,是否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必須根據人群試驗或者流行病學得出結論。目前并未見到相關的結論,所以,這些傳言是不可信的。
目前醫學界比較認可的觀點是:飲酒后不能吃抗生素類、降壓類等藥物。為安全起見,吃藥后別喝酒,喝酒后別吃藥。
與飲酒后的飲食禁忌相比,更值得大家關注的是飲酒本身。世界衛生組織去年發布致癌物清單,酒精被歸為Ⅰ類致癌物。所以,最好少喝酒甚至不喝酒。
謠言四:食用了被檸檬酸水浸泡過的蓮藕會中毒
真相:不會中毒,只是會刺激腸胃
◎指導專家:河南農業職業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湯高奇
市場上有些蓮藕表皮出現黑斑,這是因為蓮藕發生了酶促褐變反應。想通過檸檬酸浸泡除去蓮藕上的黑色素不太現實,除了浸泡外,還需要再做切除褐變面的處理。
檸檬酸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但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新鮮蔬菜不允許使用檸檬酸,所以用檸檬酸水浸泡蓮藕是不符合規定的。
食用了被檸檬酸水浸泡過的蓮藕會中毒嗎?湯高奇說,沒有其他毒副作用,只是會刺激腸胃,過量的檸檬酸會造成低鈣血癥。
謠言五:洋蔥、紅薯等食物能防癌、抗癌
真相:不存在防癌食物
◎指導專家: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室主任付鵬鈺
世界上沒有防癌食物,有些食物含有“抗癌”成分,但并不等于吃這些食物就能抗癌。
原因有兩個:一是有關抗癌食物的研究,目前沒有人體試驗;二是僅通過吃食物來“抗癌”,可能需要一次吃幾十斤或更多。
謠言六:喝醋能軟化血管
真相:效果微乎其微
◎指導專家: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杰
通過喝醋來軟化血管,效果微乎其微。動脈粥樣硬化簡單來說,是動脈的血管壁上聚集了很多血管內的鈣質、脂肪粒等,這種堆積物使動脈彈性變差,并且聚集得越多動脈就越狹窄,最后引起動脈粥樣硬化。
臨床上,血管內的鈣質溶化起來并不容易,一般都需要借助藥物甚至旋磨術(將冠脈內粥樣硬化斑塊、鈣化組織碾磨成極細的微粒,從而將堵塞的血管內的斑塊消除)才能起效。如果用醋直接浸泡鈣化后的血管,可能會有一點兒效果,但醋進入人體后,經過一系列變化,留在血液中的量是很少的,達不到軟化血管的效果。
既然直接喝醋不可取,那么吃醋泡花生、木耳等食物,是否有效呢?對此,張杰說,這些食物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但是沒有治病的作用。
也就是說,如果是健康人群,每天吃一點醋泡食物,有助于血管健康,但如果血管已經發生鈣化,通過吃醋泡食物來軟化血管,基本沒有效果。對于市場上熱銷的含醋保健飲料,也是同樣的道理。
謠言七:中藥天然無毒副作用
真相:是一種認知誤區,副作用“尚不明確”≠沒有副作用
◎指導專家:鄭州大學藥學院副教授潘成學
人們看藥品說明書時,會著重看不良反應一欄,一般西藥這一欄的說明會很多,而中藥一般只有“尚不明確”幾個字。很多患者在買藥時,一看西藥的不良反應較多,就不太敢吃。而一看中藥說明書上沒寫具體的不良反應,加之多年來“中藥副作用小”的觀念根深蒂固,便對中藥很放心。
實際上,副作用“尚不明確”≠沒有副作用,中藥、西藥都存在安全風險。
以藥物性肝損害為例,西藥的化學成分明確,可確認哪些成分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同時,說明書中也會標明。但在中藥領域,很多中藥的詳細成分不明確,具體有哪些副作用還有待深入研究,所以只能用“尚不明確”來說明。
“是藥三分毒”,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使用不當都可能對人體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要避免中藥的不良反應,最重要的還是在臨床藥師和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用藥。
謠言八:色澤鮮亮的帶魚全是在甲醛中浸泡過的
真相:甲醛禁止使用于食品中
◎指導專家:河南農業職業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湯高奇
帶魚由于肉厚刺少,營養豐富,成為很多家庭過年時必不可少的一道食材。色澤鮮亮的帶魚不一定被甲醛浸泡過,新鮮帶魚宰殺后及時冷凍,只要保持冷鏈運輸,就非常有光澤。
被甲醛浸泡過的帶魚顏色變化不大。甲醛浸泡水產品,主要是用來保鮮、防腐,如果魚不新鮮了,再用甲醛浸泡也不會恢復到新鮮狀態,顏色也不會鮮艷。因此,“色澤鮮亮的帶魚全是在甲醛中浸泡過的”說法不正確。
甲醛主要應用于化學工業、木材工業、紡織產業和防腐溶液的制備等行業,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謠言九:所有的焦糖味瓜子都添加了明礬
真相:瓜子中不允許添加明礬,購買應選正規廠家產品
◎指導專家:河南農業職業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湯高奇
目前市面上焦糖味和山核桃味瓜子比較熱銷,決定瓜子口味的關鍵是瓜子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焦糖味瓜子在炒制之前先將瓜子、紅糖(或黑糖)、大料等材料放在一起煮一段時間,以便瓜子帶有一定的風味。
一些不法商販為了使瓜子不易受潮,保持好口感,在制作瓜子時會添加明礬。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瓜子屬于堅果炒貨,這類食品中不允許使用明礬。正規生產廠家生產的瓜子中不會含有明礬,但是部分“三無”產品質量無法保證。
消費者可把瓜子用杯子或碗盛水浸泡30分鐘,再觀察水的顏色,如果水變渾濁,就表明該瓜子可能添加了明礬。
謠言十:喝酒能助眠、御寒
真相:只會越喝越冷
◎指導專家: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室主任付鵬鈺
喝酒后表面上看起來能快速入眠,但實際上并非如此。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能夠暫時抑制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對人體有一定的鎮靜作用,讓人很快入睡。
然而,在酒精作用下大腦的活動并沒有停止,甚至會比正常情況下更活躍,人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沒有深度睡眠。
人們常說,天冷了喝點酒暖暖身子。真實情況是,可能越喝越冷。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血液流速加快釋放能量,因而人體會有發熱的感覺。
但這種感覺只是暫時的,酒精消解之后,毛細血管并不能及時收縮,熱量還在繼續散失,反而出現體溫下降,會感到更冷。
【責編:道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