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晚間,據美聯社等美媒報道,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的主犯伯納德·麥道夫在獄中死亡,終年82歲。報道稱,麥道夫死于北卡羅來納州巴特納的聯邦醫療中心,據悉為自然死亡。
01
叱咤華爾街,擁有光環縈繞的過去
麥道夫是前納斯達克主席、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詐騙案制造者。他利用2008年經濟大衰退后不久就解體的龐氏騙局,詐騙了數以千計的投資者,總額高達近650億美元。2009年6月29日,麥道夫因詐騙案在紐約被判處150年監禁。
伯納德·麥道夫,1938年4月29日出生在紐約一個猶太人家庭,1960年,從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法學院畢業后的他,靠利用暑假打工當救生員和安裝花園噴水裝置賺來的5000美元,還向妻子露絲的父親借了個辦公室,創立了伯納德·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從事證券經紀業務,這家公司主要以擔任股票買賣的中間人而聞名。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麥道夫憑借其聰明才智,漸漸成為華爾街經紀業務的明星。
麥道夫曾是美國華爾街的傳奇人物,被譽為“華爾街的傳奇”、與巴菲特齊名的“投資專家”,還擔任過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董事會主席。
02
涉案金額4200億人民幣
但與此同時,他也一手策劃了美國史上最大的投資詐騙案。他精心設計了一個巨大的基于層壓式投資的“龐氏騙局”,利用對沖基金,以虛設投資項目為誘餌,通過承諾10%-15%的高收益率,吸引了金融機構、個人投資者甚至資深銀行家們的巨額資金。
麥道夫詐騙的手段非常“高大上”,他先是利用加入棕櫚灘鄉村俱樂部的機會結識猶太富豪,從中發展自己的“客戶”。棕櫚灘鄉村俱樂部會員門檻非常高,會員都是猶太人,會員費30萬美元,會員每年的慈善捐款30萬美元以上。麥道夫在取得會員們信任之后,還會通過會員轉介紹結識更多的富豪。
麥道夫對“客戶”們許諾,他管理的基金不管在牛市、熊市,年化收益都能達到10%以上,但是他對于基金的運作和投資策略諱莫如深,如果“客戶”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就拒絕接受該“客戶”的投資。伯納德·麥道夫設置的投資門檻還非常高,開始只接受單筆1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后來變成只接受單筆5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最后只接受單筆10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
神奇的是,“龐氏騙局”一般只能堅持兩三年,但麥道夫居然維持了幾十年。直到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要求贖回資金,這才讓麥道夫惶恐不安。2008年12月初,擔任公司總經理的小兒子安德魯向麥道夫匯報,歐洲客戶要求緊急調用70億美元,用于應付金融危機,這成了壓垮麥道夫的最后一根稻草。
雖然麥道夫本人強調詐騙活動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但同案交易員David Kugel指控其犯罪活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在2008年12月騙局被麥道夫的兩個兒子親手揭露時,總共有136個國家的3.7萬人受騙,其中不乏斯皮爾伯格、凱文·貝肯、房地產開發商弗雷德·威爾彭等社會名流。
03
被判入獄150年,罰沒1700億美元
2009年3月,麥道夫承認了對他的所有十一項指控,包括證券欺詐、偽證、洗錢,他承認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確實是犯罪的”。據悉,麥道夫通過名下投資公司,以高回報吸引超過數千名投資人超過六百四十八億美元。但當時的紐約法官稱,麥道夫至少已經十三年沒有為客戶進行任何交易。如今,這筆巨款去向成迷,只有很小一部分失蹤的錢款已被追回。
麥道夫在認罪聽證會上告訴法官:“當我開始龐氏騙局時,我相信它很快就會結束,我將能夠將自己和我的客戶從這個計劃中解脫出來。然而,這被證明是困難的,最終是不可能的,隨著歲月的流逝,我意識到,我的被捕和騙局破產的這一天最終會到來。”
2009年6月29日,紐約聯邦法院判處麥道夫150年有期徒刑;法院還同時開出高達1700億美元的罰沒單,這意味著,麥道夫傾家蕩產也無法交齊“罰單”。麥道夫的妻子最后和法院達成協議,放棄名下大約8000多萬美元的資產,僅保留250萬美元的現金財產。
在麥道夫被捕后的十年間,司法部官員一直致力于為他的受害者建立一個基金,截至2020年4月,已經向近3.8萬名受騙投資者發放了超過27億美元的資金。
在獄中服刑十多年后,2020年2月,麥道夫的律師尋求“保外就醫”,稱他患有末期腎衰竭和其他慢性病。麥道夫當時在一篇文章中告訴《華盛頓郵報》:“我已病入膏肓。”該請求被拒絕。
《華盛頓郵報》當時稱,麥道夫已被轉移到北卡羅來納州布特納的聯邦醫療中心監獄接受姑息治療。據美聯社等美媒2021年4月14日報道,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的主犯伯納德·麥道夫在獄中死亡。報道稱,麥道夫死于北卡羅來納州巴特納的聯邦醫療中心,據信為自然死亡。
切忌貪婪和盲目崇拜
“龐氏騙局”最初起源于20世紀初的意大利人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營造的投資騙局,后來成為一個專門名詞,意思是指用后來的“投資者”的錢,給前面的“投資者”以回報。它是金字塔騙局的變體,其運作就是靠“本金補利息、后金養前金”的模式。
正如凡人皆有一死,暴雷是龐騙的宿命。最終點爆龐騙的也無非就是這么幾個劇本:1. 做局者跑路;2. 做局者資金斷裂;3. 外部劇變導致做局者休克。
在當今這個互聯網和各類媒體風靡的年代,能夠不受外界干擾,獨立判斷事情的真偽絕非易事。投資者太容易陷入集體無意識狀態,編織著各種美妙的幻想。判斷力的集體缺失讓麥道夫這樣的巨騙可以長時間逍遙法外,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也給整個社會帶來傷害。放眼當下,前段時間一直刷屏的薦股騙局、基金推薦也是抓住了人們過于相信“權威”們的預測和“大師”們的點評的心理。
麥道夫騙局同龐氏騙局相似,不外乎向投資者承諾穩定回報,靠個人魅力和獨特的營銷技巧、利用龐大的關系網,吸收資金。待投資者上鉤后,用后來投資者的投資償還前期投資者回報或本金。金融騙局的發生往往并不是因為其構思多么精巧、設計多么復雜,而是因為投資者犯了投資過程中的兩大錯誤:貪婪和盲目崇拜。在此提醒,不要相信所謂的高收益、高回報,其相伴隨的必然是高風險,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投資者應當綜合評估收益能力,選擇收益率在合理范圍內、合法的投資渠道,謹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