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保健食品的直銷與零售兩大渠道,去年似乎表現截然不同。
3月4日晚間,南都保健品合規研究課題組記者注意到,走零售渠道的保健食品企業湯臣倍健披露2021年報,該公司去年的營收與凈利潤均呈現雙位數增長,與此同時,該公司扣非凈利潤報15.4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近35%。
湯臣倍健2021年主要財務數據(來源:公司年報)
對于業績持續增長,湯臣倍健方面認為,增長主要得益于該公司“湯臣倍健”主品牌收入增加(同比增長24.36%),以及“Life-Space”在國內銷售額大幅上升(同比增長36.33%)。但除此之外,湯臣倍健業績增長還與渠道銷售穩定有關。
根據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在《致股東信》中引據數據表示,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整體市場的渠道結構變化趨緩,2021年電商和藥店兩個渠道(湯臣倍健布局的渠道)的市場份額和上一年對比都相對穩定,直銷渠道市場份額則繼續下降。
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消費,正從傳統強勢的直銷渠道產品消費,逐步轉變到零售渠道的產品上。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增長穩定,從2017年的1482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84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7.75%。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行業發展趨勢,預計2022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在此巨大的市場份額下,直銷渠道的份額約47.3%;零售途徑中的線上途徑為31.9%、藥店為18.3%,而商超為2.5%。
不過,與部分布局零售渠道的保健食品企業因渠道獲益相比,利用直銷渠道布局保健食品的直銷企業,近年來對于業績的披露則相對“低調”得多。
南都記者留意到,今年以來,除了康寶萊發布去年財報稱實現58億美元銷售額外,截至目前包括安利、無限極等多家布局保健食品的直銷企業,不論是第三方或公司自身,均尚未宣布去年業績或財務表現。
由于常年被披露“產品低成本,價格高毛利”,保健食品也被冠上“暴利行業”的標簽,其中,直銷渠道的保健食品一度被公眾認為是“合法詐騙”,而2018年底的“權健事件”更將此觀點推向高峰,并對直銷企業帶來較大沖擊。
據南都記者了解,自2019年初國家相關部門開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后,保健食品直銷行業因檢查及合規等因素受到了較大影響,各大巨頭轉向“低調發展”;“百日行動”后的2020年因新冠疫情影響,保健品直銷因其模式限制,同時各地監管部門持續強化包括直銷在內的保健品行業監管;在高強度監管、疫情以及市場環境變化之下,保健食品直銷行業整體發展幾乎停滯甚至出現下滑的情況。
業界分析認為,由于直銷保健品企業的銷售模式主要為“1對1”“面對面”等,在疫情環境下自然受到較大限制;同時,直播等電商模式,往往以“最低價”加快了保健食品零售渠道出貨速度,也成了保健食品零售企業的重點布局渠道。因為未來保健食品仍以直銷渠道即使仍占優,但最后電商等零售渠道與其差距越來越近。
當然,保健食品直銷渠道在各種變局下也在謀求轉型,其目標同樣是利用互聯網手段。有相關數據指出,目前約接近一半的大型直銷公司,都提到或布局互聯網渠道,開展直銷與“新零售”、電商等結合。廣東省直銷協會顧問朱國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社交電商與直銷“廠家—經銷商—消費者”的扁平化銷售模式高度契合,未來也將成為直銷行業拓展市場空間的重點方向。
對于逐步被規范的保健食品行業,今年走直銷渠道的企業將有那些新動向,南都保健品合規研究課題組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