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昆明市公安局召開“普法強基補短板 昆明公安在行動”暨“5·15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新聞發布會,即日起,昆明警方將陸續發布打擊經濟犯罪十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6·21”非法經營案
2022年8月,昆明市公安局呈貢分局經偵大隊成功破獲“6·21”非法經營案,該案為云南省辦理的首例打擊“網絡水軍”刷單控評犯罪案件。
經查,犯罪嫌疑人長期通過登錄福州某貿易有限公司的刷單平臺,按照“提供虛擬購買、虛假評論、商家發送空包、禮包單”等方式,通過“假聊—加購—墊付商品本金—完成虛假購買—虛假評價曬圖”的刷單流程,為購物網站的商家刷高虛假銷量、發布虛假好評,獲取傭金,牟取非法利益。
該案共涉及平臺技術開發公司2家,涉及經營“刷單”業務的公司142家,分布于30個省市,涉案人員200余人,商家49000余戶,涉及金額7.6億余元。
該案已打掉非法經營“刷單”窩點3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55人,依法采取強制措施74人,起訴犯罪嫌疑人31人;現場扣押電腦、手機、硬盤500余部,扣押車輛5輛、書證2000余份。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預警提示
所謂的“刷單”,實際上就是找人下單,然后通過別的途徑返還本金和傭金,并不實際發貨,以此提高網店的銷售量、好評率和曝光度,營造一種經營火爆,商品可信的氛圍。
刷單行為實質上是在商品宣傳中弄虛作假,干擾了消費者對商品情況的判斷,阻礙了市場正常“優勝劣汰”,損害了市場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影響了誠信健康商業環境的培育,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等有關法律。
案例二
張某某等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
2019年至2020年11月期間,云南某物聯網有限公司在昆明市高新區、旅游度假區、西山區等地持續開展以推廣“裕善源App”“誠信商城App”為掩護的傳銷活動,并在高新區以及旅游度假區設立辦公地點進行傳銷授課培訓。
經查,在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等人構建的傳銷網絡中,傳銷參與人需在該公司App或是公司實體店內購買黃金翡翠等飾品作為“入門費”,對應可獲取不同等級的頭銜,之后再通過發展下線繼續購買金玉飾品的方式,獲取高額提成。截至2020年11月3日,該傳銷組織已利用網絡發展會員2萬多人,覆蓋4個省市區,已查明的涉案金額為1億余元。
目前,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經偵大隊已成功破獲該起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61人,其中逮捕14人,取保候審41人,移送起訴14人,一審判決14人,繳獲涉案現金595.7萬元,扣押涉案財物1000余件,凍結涉案資金366萬余元。
預警提示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通過控制人身自由或是線下集會的傳統傳銷模式日漸式微,并開始向“App推廣+微信發展”或是“線上推廣+線下發展”的網絡傳銷模式轉變。就表現形式而言,網絡傳銷多以“網絡投資理財”“網絡創業”“微信營銷”“互聯網+”“共享經濟”等新形式出現,利用“推薦獎勵”“互助分紅”等方式為誘餌,短時間吸引大量人員參與傳銷活動。
主要手段表現為:一是“殺熟”,即以“找工作”“合伙做生意”“外出旅游”等為借口,誘騙親戚朋友、同鄉同事等到異地參與傳銷活動;二是“洗腦”,對加入傳銷組織的人集中授課、交流談心,或披著偽善的外衣,讓眾多參與者深陷其中,掉進傳銷陷阱;三是“制造暴富神話”,利用一套貌似科學合理的獎金分配制度鼓吹迅速暴富,鼓動人員加入;四是“道具商品,價格虛高”,傳銷的商品只是道具,目的是發展人員,騙取錢財,因此被傳銷的商品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甚至是“三無商品”。
公安提醒廣大群眾防范傳銷,遠離騙局,認清傳銷真面目,堅決抵制非法傳銷誘惑,不參與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