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平川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葉某某、蔣某某等10人涉嫌詐騙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一案。

公訴機關指控,2022年3月以來,被告人葉某某伙同蔣某某從事網絡銷售壯陽藥品,二人聯系劉某某(另案處理)進行壯陽藥品廣告推廣。被告人葉某某、蔣某某從其他廠家低價購進壯陽藥,在網上下載了營業執照、藥品經營許可證、互聯網藥品信息資格證、醫師資格證、網絡營銷壯陽藥的話術模板等資料實施詐騙。
后期,葉某某、蔣某某招聘了被告人王某某、張某等業務員組建了銷售團隊,用公司提供的微信號按照公司提供的話術模板冒充醫生和客戶聊天,向客戶推銷其公司銷售的壯陽藥品。給購買了藥品的客戶發貨前,葉某某、蔣某某組織員工將壯陽藥的包裝、標簽清除后,貼上內服藥空白標簽,偽造成藥品。
在庭審過程中,控辯雙方圍繞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了舉證、質證、辯論,并就犯罪事實、定罪、量刑等問題充分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法庭充分保障了被告人及辯護人的訴訟權利,整個庭審過程規范有序。由于該案案情復雜,本院將擇期宣判。
藥品安全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是當下我國最為重要的民生問題之一。近年來藥品安全領域問題頻發,藥品犯罪歷來是刑法重點打擊的對象,該案與一般銷售藥品案不同的是,被告人借助互聯網推廣、售賣相關藥品,從而使銷售行為面向互聯網上的大量客戶,危害進一步擴大。法院在依法打擊此類犯罪的同時,也提醒廣大群眾在購買藥品時,應從正規渠道謹慎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