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近日,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屈臣氏”)因發布虛假廣告,被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8萬元。

(截圖自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查,當事人于2022年9月起上架銷售“屈臣氏煙酰胺保濕水”,由公司市場部在銷售頁面上制作并發布了虛假宣傳該國產非特殊用化妝品含有“美白”等功效的虛假廣告,于2023年2月下架該產品,違法經營期間銷售數量6瓶,銷售額294元,廣告費用無法計算。另查,當事人于2021年12月17日上架銷售“ISDG232 爽快酵素飲品(固體飲料)2克*7 支”,由公司市場部在銷售頁面上制作并發布了宣傳該普通食品有“改善腸道功能”等保健功能的虛假廣告。
市場監管部門認為,當事人在網絡電商平臺從事化妝品銷售活動,在銷售頁面上自行發布國產非特殊用化妝品宣傳有特殊“美白”等特殊功效的虛假廣告行為違反了《廣告法》規定,在網絡電商平臺發布普通食品宣傳有保健功能的廣告的行為涉嫌違反了《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和《廣告法》的規定,構成虛假廣告,決定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要求當事人停止發布上述違法廣告,并處罰款合計8萬元。
記者梳理發現,上海屈臣氏今年已多次收到罰單。
4月14日,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因在分公司經營場所廣告宣傳牌及小程序活動頁面中,未明示附贈商品數量,違反了廣告法相關規定,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停止發布,并罰款人民幣5萬元。
4月4日,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因對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允諾等或者對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允諾等表示不準確、不清楚違反相關規定,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萬元。
官網介紹,屈臣氏為屈臣氏集團旗下零售品牌,業務遍布15個亞洲及歐洲市場。屈臣氏集團是跨國綜合企業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的成員,長江和記業務遍及50個國家及地區,經營港口及相關服務、零售、基建以及電訊四項核心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屈臣氏中國上半年營收總額88.84億港元,同比下降8%,是近三年最低水平。屈臣氏中國門店數量由2021年的4179家縮減到2022年的3836家,一年關店數量達343家。截至2023年6月30日,屈臣氏中國擁有3780家門店,較去年上半年末的4055家減少27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