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12月24日,中國營養健康市場智庫庶正康訊發布一組監測數據:今年截至12月24日,全國各省、直轄市發布的保健食品監督抽檢信息5006批次,其中4988批次合格,18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99.64%。不合格產品中,高達72%為代工產品。
保健食品合格率為99.64%
截至12月24日數據,今年保健食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64%。具體來看,公開抽檢數據最多批次的是廣東、山東和四川,分別為1380批次、766批次、711批次。
從企業層面來看,抽檢合格的TOP10企業中,湯臣倍健、仙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仙樂健康”)、威海百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威海百合”)、紅牛、廣東長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東長興”)、鑫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鑫璽生物”)、江西草珊瑚藥業、勁牌有限公司、東鵬飲料、石藥集團中諾藥業(泰州)均上榜。其中,湯臣倍健的產品被抽檢171次,仙樂健康、威海百合、紅牛、廣東長興、鑫璽生物、江西草珊瑚藥業的抽檢批次也均超過了100批次。這些企業中,仙樂健康、威海百合、廣東長興、鑫璽生物均為OEM(俗稱代工生產)型企業。
“從抽檢合格率可以看出,保健食品很安全,但現實中保健食品(藍帽子)并不是消費者的首選。消費者更多的是買了跨境電商產品或者是普通食品。目前跨境電商平臺銷售的營養補充劑尚無官方抽檢,或者說是抽檢‘盲區’,而普通食品的抽檢合格率也遠遠達不到99.64%?!敝袊=f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遺憾地表示,“盡管在‘四個最嚴'的要求之下,傳統意義上的食品安全問題在保健食品領域被很好地控制住了,但是在直播或短視頻銷售新業態下,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特點是沖動消費,不太會去關注產品是不是保健食品,是不是知名品牌,購買決策往往是被擊中痛點的那一瞬間?!?/span>
因此,王大宏建議,應提升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安全性的認知,有沒有“藍帽子”標識應當成為消費者購買決策優先憑據。
72%不合格產品為代工產品
抽檢合格的產品中,有1729個明確標注為委托加工,占比達到34.66%,而在不合格的18個產品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72%。
18批次不合格產品中,以維生素類產品居多。新京報記者查詢到,1月24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通告中,全康牌維生素C泡騰片(1-17歲)(針葉櫻桃味)的檢驗結果顯示,總汞(以Hg計)為0.15mg/kg,而標準為“≤0.02mg/kg”。該產品為委托加工產品,生產企業為安徽全康藥業有限公司,經銷商為阜陽市三九華康藥業有限公司。此外,2023年4月29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保健食品抽檢結果公告顯示,全康牌維生素C泡騰片(荔枝味)抽檢不合格,結果顯示,維生素C(以L-抗壞血酸計)僅為0.568mg/片,遠低于標準“20.8-46.8mg/片”。
又比如,今年9月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抽檢不合格信息顯示,多元施力牌維生素C泡騰片(水蜜桃味)抽檢不合格,且復檢仍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崩解時限為8分鐘”,而標準值應≤5分鐘。該產品生產企業為安徽康博特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經銷商為廣州百合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同樣為委托加工產品。
針對不合格產品中代工貼牌產品占比高達72%這一數據,王大宏表示,正是因為直播等新的銷售業態的出現,代工貼牌產品開始大量進入市場。目前保健食品領域的代工企業數量超過千家,代工企業的質量控制水平參差不齊。此外,部分“白牌”企業一味地“卷價格”,從而壓低供應商的成本價也是品質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行業的持續增長吸引了醫藥、食品、化妝品等企業跨界進入,同時也涌現出眾多輕資產新銳健康消費品牌。由于一些新入行的‘白牌’企業對法律法規缺乏敬畏,連續多年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恐將更為嚴重?!蓖醮蠛杲忉?,所謂“白牌”是指與“知名品牌”相對應而言的、幾乎沒有市場知名度的新品牌。電商平臺上流行的“白牌”企業,絕大多數都沒有自己的工廠,而是采取代工貼牌方式生產產品。“白牌”企業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江湖術士”,發現保健品行業容易下手,就混入這行來撈錢;第二類是跟風企業,因為大健康產業處在發展早期,存在巨大發展空間,跟著大家一起趕潮流“淘金”。這兩類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較多,如虛假宣傳、產品質量不合格等。第三類是真正把營養健康當事業干的企業,有責任感也有創業夢想,但建立研發體系和供應鏈能力會增大創業早期經營風險。鑒于這種新的市場發展形勢,建議頭部代工企業可以開放實驗室、中試車間等功能模塊,為第三類企業提供增值服務。
專家:解決代工貼牌亂象,需監管創新、“頭羊”企業引領
針對代工貼牌產品亂象的問題,王大宏提出,行政監管方式需要創新,比如由官方推動建立信用等級評價體系,可以對年年產品抽檢都合格的企業掛高信用等級,減少抽檢頻次,一旦發現不合格情況則降低信用等級,同時可以將有限的抽檢監管資源投入到高風險企業或從未被抽檢過的企業。為解決食品委托生產中容易出現的委托雙方安全責任不夠清晰、委托生產信息不夠透明、跨地區監管協同不暢等問題,《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已列入市場監管總局2024年度重點立法任務,并于今年初進行了公開征求意見。
“行業追求高質量發展,需要靠有責任感的企業引領。”王大宏強調了“頭羊”的作用,在代工企業中,同樣需要可以提供安全保障、擁有較強研發能力和豐富生產經驗的“頭羊”企業,這些頭部企業可以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確保為下游品牌商和消費者輸出“沒有質量隱患”的產品,建立起食品安全屏障。此外,當前行業內部存在著產品科學研究與市場需求脫節的現象,頭部代工企業的研發人員更貼近市場前沿,對消費需求感知更為敏銳,可以將創新成果更快速地轉化為市場渴求的產品。對于“白牌”企業而言,因為缺乏長期投入計劃和研發能力,如果選擇與頭部代工企業合作,可以不斷推出具有差異化、創新性的產品,從而滿足市場多樣化和不斷提升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