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近日,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發布一條動態,宣布Facebook Shops上線,意味著Facebook這個龐大的社交帝國打算進軍電商領域。
為什么社交平臺紛紛做起電商生意?
國內社交平臺現象
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劉俊明在知乎上說,實際上,從目前國內社交電商的發展情況來看,社交電商之所以熱度比較高,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社交電商匯集了大量的中小微商家,這與當年電商剛剛開始興起時的情景有非常高的相似度。
早期的微店,雖然開始增長很快,但后來慢慢增長停滯。主要原因在于最初社交平臺的意義只是引流的工具,目的是為了提高產品曝光,而不是真正意義的社交電商。
某澳洲電商平臺品牌經銷商王詩詩(化名)對《》提到,在微信朋友圈做生意都被稱為“微商”。最常見的是五毛黨,每個人都能隨手分享包括柴米油煙醬醋茶的鏈接,它門檻最低。第二類是大眾意義的“微商”,以國產品牌為主;第三類是有獨立的電商平臺通過朋友圈售賣簽約品牌,通過個人影響力去賣貨;第四類就是代購,包括進貨渠道為福建莆田以及廣州白云皮具城的假代購。
有著英國留學背景的王詩詩告訴筆者,從她的經歷來看,微商,有一個特點,就是用八個月左右的時間推出一個品牌,再通過微信朋友圈營銷的方式把這個品牌推火,但它的熱度很快就會降下去,是一個完全靠微商團隊運營推出來的品牌。“去年3月我去參加了品牌線下活動,意識到微商的圈子會偏中低端一些,在三四線的中小城市比較有市場,在微商體系里,你是學不到太多有用的東西,也接觸不到更高層面的人。因此,我決定不再做微商。”
據筆者者了解,社交電商分為五種形態:
導購型。就是通過建立購物平臺,請大V或是網紅進行購物引導,從而吸引用戶,建立用戶信任感,增強用戶粘性。
拼購型。以低價優惠拼團為核心吸引力,借助微信等社交平臺,迅速聚集大量用戶,并以低門檻的促銷活動持續刺激用戶,達到銷售的目的,拼多多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代表。
社群型。就是先聚集某類群體,通過社群特色內容來吸引、維護和服務他們,找到他們的需求點,然后再把產品賣給他們。
微商型。采取S2B2C的模式(供應to渠道to顧客的模式),為擁有銷貨能力的個人提供統一的貨物、倉配、營銷等服務,將其打造為分銷節點從而完成銷售團隊的幾何裂變;
社交+電商平臺型。融合拼購、內容、社群為一體,兼具供應鏈優勢和社交屬性,以一站式的社交電商體驗滿足用戶多元化的社交購物需求。
劉笑(化名)是三線城市的普通職員,她告訴《》,她通過一個叫好省的APP能找到淘寶里面內部的優惠券。“我把鏈接發給別人,別人通過這個鏈接去消費,我就會有一點點傭金,可以兼職賺點小錢。”而跟它類似的這種APP還有很多。
通常,劉笑在朋友圈發的鏈接都是包括紙巾、口罩等一些生活日常,是王詩詩口中的“五毛黨”。劉笑說,僅頻復制鏈接的方式想要發家致富是很難的,而邀請好友讓其成為自己的下線,通過下線的賣貨能力才能獲取更高的傭金,而劉笑目前為止并沒有邀請到好友。
社交平臺為什么熱衷做電商
微信作為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之一,目前用戶量已突破9億。根據騰訊2019第一季度財報中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增長7%,已經突破11億,中國用戶平均每天投入到微信應用的時間為9億小時。微信的確存在著有大的流量紅利。
根據2018年微信在日均支付量上,微信支付已經超過10億次,尤其商業交易已經占據支付交易量的一半以上,這代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微信上進行交易,用戶的支付使用習慣正在養成并不斷強化。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社交電商自2013年出現后連續五年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其中2017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835.8億元,較2016年增長88.84%,而2014-2017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90%以上。
另有多方數據預測,2020年我國社交電商商戶規模將達2400萬戶,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未來3年行業將有10倍以上的拓展空間。
劉俊明表示,從社交電商的特點和發展情況來看,社交電商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三個方面,其一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這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基礎;其二是消費互聯網全面進入到存量時代,存量時代的電商模式逐漸開始向服務化和定制化方向發展,社交電商有天然的人群屬性,所以更容易實現產品定位;其三是社交電商本身具有比較強的社交屬性,有較強的粘性,而且更容易實現傳播。
當消費互聯網進入到存量時代之后,電商的運營模式正在逐漸發生轉變,對于大量的中小微商家來說,隨著用戶增量紅利和平臺補貼紅利逐漸退去之后,傳統的電商模式在運營成本上已經越來越高了,這甚至導致不少商家開始逐漸從線上走向線下,此時社交電商的發展給廣大的中小商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新的價值空間。
大機靈創業者奚歡表示,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社交電商的小而美,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并且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喊起,社交電商成為市場的新增量,投資小,好操作,深得創業者的喜愛。
王詩詩告訴記者,所謂的代購,原理都是逃稅,賺匯率之間不平等的差價,并不能長久發展,“這就是我為什么要從代購轉型到單創,因為我要生意合法化,然后才可能有規模。如果只做代購,其實利潤差距在30%左右,而目前的電商平臺直面顧客,品牌方的利潤可以達到45%,還可以帶自己的團隊。”
社交電商能走多遠
根據黎紅艷發表的《基于裂變效應的社交電商優劣分析》中提到,社交電商最大的弊端是過度消耗人情。
以拼多多為典型的裂變式社交電商主要通過微信小程序獲取客戶。消費者如果想拿到低價甚至免費的商品,就必須要在朋友圈里發布商品分享信息,這種行為本身是在為商家做免費推廣,同時又為自己獲利。
這種以社交媒體與電子商務相結合,以信任為核心基礎的交易方式,一旦濫用,便不可避免的造成人情的過度消耗。
劉笑告訴記者,她在朋友圈并不活躍,無論是不是被好友屏蔽,朋友圈都沒什么可看的。但她發現除了自己,朋友圈里的基本都是在賣東西,這應該也是個趨勢,所以她便不那么在意了。
而讓人詬病的微商,瓶頸更多,王詩詩告訴記者,微商的產品單一,顧客群圈層太過地段且容易流失。另外,微商還存壓貨現象,以及分層利潤模式。“比如我原來賣那個內衣,原本價值在我看來不值300多,但是為了把各層級之間的利益點都能分配均勻,這個東西可能只值198,但是售價卻要398。”
“如果你去做一個微商,就是很容易就把自己的人設整體拉低,但是如果你選擇一個優質平臺,成為優質產品的傳遞者,成為消費者意見領袖KOC,朋友圈兒的小KOC,就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效果。”王詩詩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