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區塊鏈領域在全球愈發受到關注,各式騙局應運而生,其中以區塊鏈概念包裝,通過傳銷方式進行推廣,再利用“匿名的”數字貨幣進行洗錢的資金盤更是層出不窮。
此類資金盤主要通過微信社群病毒式傳播、承諾低投入高收益,發展下線回報更高、模糊實控人信息等方式引誘投資人投入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資產,再通過多層復雜的洗錢路徑轉移這些虛擬資產,加大了相關執法機構追溯、反洗錢的難度。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就有高達百起,涉及金額達億級以上的假借“區塊鏈”概念詐騙攜款跑路的事件,2019年此數據仍在大幅增長。
例如,2018年3月山西大同警方破獲的 “LCC光錐幣”案件;2018年7月涉案金額高達38億的“亞歐幣”;2020年9月7日江蘇鹽城市響水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涉案金額逾百億的PlusToken,以及相繼跑路的匯眾區塊鏈商業項目、IAC區塊鏈、優維區塊鏈。
這些資金盤與傳統金融領域的龐氏騙局幾乎如出一轍,但由于這些項目采用“分布式”管理模式、涉及人員廣泛、權責歸屬不明確、利用暗網和數字貨幣進行資產轉移等問題,使得相關執法部門追責難,同時投資者也很難追回自己的損失。
區塊鏈金融體系上的鏈上資產追溯難點
虛擬資產對應數字地址,在區塊鏈金融體系中,用戶的資產儲存在個?的數字貨幣地址中,而非傳統的金融生態中,銀行賬戶對應實名信息。
收付款為匿名地址,在區塊鏈金融體系中,用戶的所有往來交易都是一個數字地址并且一個人可以擁有無數個數字地址;而在傳統金融生態中,用戶的所有往來交易依托于實名認證的賬戶。
點對點支付,由于數字資產都是基于區塊鏈系統點對點支付,而非通過銀行中央結算,這就加大了監管部門追蹤的難度。
以PlusToken為例,通過歐科云鏈OKLink鏈上天眼的交易圖譜顯示,整個鏈上資產轉移包含多個數字地址,多筆交易經過多層分散轉移、混幣服務系統、以及流入各種免KYC服務機構和暗網,最后編織成一個密集、復雜的網。再加上,這些鏈上地址都是匿名的,增添了鎖定、追回跑路的資產的技術難度。
鏈上資產轉移路徑復雜、技術追蹤難度大。OKLink鏈上天眼正在對這些黑產地址進行持續監控,并結合已有的數千個地址標簽進行追蹤標記,同時協助相關執法部門追蹤在逃數字資產。
我國規范AML反洗錢行業的趨勢
近年來,我國開始加大AML反洗錢政策監管要求,進一步推進對虛擬資產的監管,涉及數字資產的監管政策逐步明朗:
2018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一是建立監督管理與自律管理相結合的反洗錢監管機制。明確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有關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協同監管和互金協會自律管理相結合,做到履職各有側重,工作相互配合。同時,充分發揮互金協會和其他行業自律組織的管理作用,借助自律組織的力量,促使從業機構強化內控建設,增強反洗錢意識,提升監管有效性。二是建立對全行業實質有效的框架性監管規則。《管理辦法》對從業機構需要履行的反洗錢義務進行原則性規定。同時,明確由互金協會協調其他行業自律組織制定行業規則,實現監管和自律管理的有效銜接。
201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十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由人民銀行牽頭負責對從業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進行監管,并制定相關監管細則。
201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互聯網金融總體風險水平顯著下降,監管機制及制度逐步完善。但是,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防范和化解任務仍處于攻堅階段。為規范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切實預防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
2019年6月28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布《關于繼續警惕投資虛擬貨幣市場的風險提示》,該提示指出,如發現有組織或個人打著“數字貨幣”、 “區塊鏈”、“金融創新”為幌子進行的非法融資活動,廣大市民均可向有關金融監管機構或行業協會舉報,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還可向公安機關報案。
當前,我國已拉開肅清整頓掛靠區塊鏈熱點資金盤的帷幕,依托于OKLink鏈上天眼此類區塊鏈技術的支持,愈來愈多的“區塊鏈”騙局將加速破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