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對外發布2021年“守護安全 暢通消費”消費維權年主題調查結果:10分制下,消費者對于消費環境整體安全感評價得分為7.3分,其中線下消費安全感評價要優于線上消費,盡管得分表現不錯,但線下、線上消費都還有可提升空間。
從不同消費領域與問題表現來看,“保健品”和“中介服務”分別位列消費者最不滿意的商品和服務消費類別之首,主要原因在于個人信息被泄露、遭遇虛假宣傳等。
預付式消費行為較為普遍,但后續服務問題多發值得關注;信用消費產品受到認可,信用逾期問題不容忽視。
網絡評價成為消費決策重要參考,消費者參與情況表現不一,各類APP獲取權限的要求容易引發不滿。
同時,中消協還發布2020年消費安全熱點問題,涉及餐飲浪費、預付費商家跑路、虛假宣傳和個人信息泄露等與消費者利益密切相關的行為和事件。
針對餐飲浪費問題,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要求廣大餐飲企業,通過張貼宣傳標語、點餐時提醒顧客理性消費、餐后主動提供打包服務等方式,積極營造文明用餐、節儉消費的良好氛圍。
針對預付式商家跑路頻發問題,中消協律師團成員葛友山律師認為,應當從經營者準入、合同條款、履約擔保、資金監管、信用信息披露等方面進行立法規制,并建立起責任明確的預付式行政監管機制,從根源上減少和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
針對虛假宣傳問題,中消協專家委員會成員朱巍建議在立法上明確自媒體商業表達屬于廣告法管理范圍,將信用聯合懲戒機制納入違法廣告治理,促使社交平臺依法依約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履行虛假信息辟謠、內容合規審查、流量審核、算法優化等責任和義務。
針對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管理局服務監督處副處長趙陽介紹了正在起草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有關情況,并表示2021年工信部將繼續開展APP問題治理,進一步強化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