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商家、主播經常大肆宣傳自家的護膚品安全等級高“可食用”,化妝品“不含防腐劑”嬰兒可用,這些宣傳是真的嗎?5月27日,遼寧省大連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沙河口區市場監管局走進大型商場、母嬰用品生活館等場所,進行了現場科普宣傳和化妝品監督檢查。
不少網友在網上分享自制“獼猴桃酸奶面膜、番茄祛痘面膜”等,表示產品成分天然、安全、可食用,或是宣稱“100%天然無合成”,這些護膚品真的更好更安全嗎?
大連市沙河口區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其實“根本不存在純天然的化妝品,從現行標準以及規范來說,化妝品是不可以食用的,也不存在‘可食用級’化妝品這個概念。”
該工作人員介紹說,商家推出“可食用級”化妝品概念,實際上是為了宣傳效果而使用的市場語言,讓公眾誤認為能入口的成分作用于人體表面會更安全。
其實,化妝品與食品屬于不同行業,所用原料及產品指標要求、禁限用要求,所執行的規范、檢驗標準均不一樣,二者使用的部位和吸收成分也各不相同。
大連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正規的化妝品中添加的食物成分并不是直接加進去的,而是以提取物形式加入。只用純天然提取物是無法制成護膚品的,直接涂抹食物有效成分也難以吸收。”
大連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化妝品配方復雜,一個配方可能有多達幾十種成分,和食品相比,每種成分的活性物質要求純度更高,雜質更少,否則容易相互影響,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同時,未經過認證的“天然”或“有機”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天然的食物成分中有些對皮膚不適宜的成分,直接使用會損傷皮膚。比如茴香、天竺葵、玫瑰等含有的部分生物堿及揮發成分,有潛在的致敏性;丁香、紫荊花等提取物是造成氣喘的植物原料。
此外,很多化妝品宣稱“不含防腐劑”,大多涉嫌虛假宣傳或誤導消費者,也有個別真的不含防腐劑的化妝品,多為膠囊類一次性包裝產品,以及基質本身不易長菌的精油、唇膏、花露水、香水等。
作為2021年化妝品科普宣傳周活動之一,大連市市場監管局除了加大化妝品專項整治力度外,自今年3月開始,開始聯合區市縣市場監管工作人員深入社區母嬰護理院、商場等銷售廠所,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消費教育活動。截至5月20日,兩級執法人員已在30多個社區母嬰護理院、10多家大型商場開展化妝品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