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三年,阿里把新零售從一個概念變成業務,再從業務變成可以復用的方法論。
“我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面對互聯網對零售業態的改變,高鑫零售CEO黃明端曾經如此感慨,而如今正在經歷新零售變革的高鑫零售,應該也會讓黃明端有往事不可追,未來仍可期的欣慰。
高鑫零售近日公布了2019年中報,去年其營收和利潤還是雙降的狀態,今年上半年業績便開始回升,總銷售營收(即賣場收到的現金)為54.4億,同比上年增長0.6%;凈利近19億,比去年同期增長3.6%。在實體零售業低迷、增速放緩、大多虧損,特別是高鑫零售去年營收利潤雙降的背景下,高鑫零售今年上半年重回增長,表現已屬非常難得。
這背后反映的是阿里新零售的階段性成果。三年前,阿里巴巴首倡“新零售”變革之后,互聯網和零售巨頭紛紛下場卡位,加上資本熱錢加注,新零售一度成為市場最看好的趨勢。然而,最近一年來,美團的小象生鮮、京東的7FRESH均受挫收縮,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持續虧損,外界不免對新零售的前景產生了懷疑,甚至有觀點認為新零售是“偽命題”,已經退潮了。
但實際上,任何新趨勢在早期泡沫和洗牌,激烈的行業競爭中,部分先行者遇到挫折在所難免,但這并不意味著新零售是所謂的“偽命題”。新零售轉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潛移默化,是整體戰略、資本實力、技術實力、執行力等綜合實力的比拼,有人無功而返,有人則穩步前行。
至少,新零售最大推動者阿里巴巴已逐漸讓傳統零售業看清前景。
除了孵化出盒馬鮮生這樣的零售新物種,阿里新零售更多是對傳統零售業進行“舊城改造”。通過大量投資收購,阿里新零售布局已涉及各個業態,包括百貨(銀泰商業)、家電賣場(蘇寧易購)、家居賣場(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綜合大賣場(高鑫零售的大潤發、歐尚)、生鮮超市(盒馬鮮生)、社區超市(三江購物、聯華、新華都)、便利店(百聯集團)等。
傳統零售業日趨衰退的當下,行業轉型升級的難度可想而知,這不僅需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敢于投資和探索,還要有足夠強大的技術保障: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系統,不僅僅是技術工具,而是具有不同界面的平臺能力。
時至今日,這些投入和布局的成效如何?最近阿里逐漸給出了答案。
再造賣場
無論是自己打造新零售物種盒馬鮮生,阿里還是對高鑫零售旗下大潤發數字化改造,本質都是遵循一套新零售邏輯:基于線下不同場景,用大數據對人(用戶)、貨(品類)與場(門店)進行重構。
2011年,潤泰集團和歐尚集團分別將旗下的大潤發、歐尚中國大陸業務整合打包成高鑫零售,并在香港上市,潤泰和歐尚合資的吉鑫公司為控股股東。2017年底,阿里巴巴以224億港元獲得高鑫零售36.16%股權,并由阿里巴巴CEO張勇出任高鑫零售董事會主席。阿里和超千億銷售額的高鑫零售聯姻,對推廣新零售的意義重大。
這家在全國擁有近500家傳統大賣場、年銷售額超千億的傳統零售巨頭,過去一年多成為阿里新零售最大的試驗場之一。阿里通過技術賦能,對高鑫零售的業務、系統、品類等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后,使其重新進入增長軌道。
這主要得益于阿里對高鑫零售的數字化再造。
今年6月,高鑫單門店日均線上單量達到700單,天貓618期間突破1000單。這距離高鑫所有門店接入阿里旗下的淘鮮達“一小時配送到家”業務,僅有半年時間。高鑫財報給出的描述是“一小時配送到家”模式已走通,而高鑫CEO黃明端說得更為直白:B2C業務已進入盈利期,“比我們想的要早”。這個零售業的傳奇人物再次強調,“相信明年就會進入預期中的新零售收成年?!?br/>
值得注意的是,一小時到家服務總生鮮業績的占比超過50%,這也為高鑫旗下大潤發和歐尚門店的重構指明了方向。根據高鑫財報,位于上海的第一家深度改造的大潤發門店,重構了生鮮商品的品類及陳列,補充了適合中高消費人群及在線銷售商品,還通過生活百貨區的商品和陳列方式進行升級,凸顯賣場專業、質感及高性價比的心智定位。一番大刀闊斧的動作之后,這家深度改造的門店實現了同店正增長,生鮮部門則實現了雙位數的同店銷售增長。
此前外界時有質疑,認為高鑫開啟新零售改造后,一直缺少拿得出手的標桿門店。從上述改造進度也能看出,門店接入以淘鮮達為主的線上平臺,并將“一小時到家”服務范圍從3公里擴至5公里,只是第一步。在B2C線上訂單開始盈利后,實體門店基于大數據去做深度改造,才有據可依。這也符合阿里新零售的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數字化手段重構“人-貨-場”。
今年,高鑫將啟動四十多家門店的深度改造,帶來的品類結構調整、賣場經營效率提升以及用戶深度挖掘等方面,都有極大的想象空間。
如上文所說,高鑫的新零售改造意義在于,在阿里的新零售標桿盒馬之后,完成了對線下商超的“舊城改造”,讓整個線下實體商超看到了新零售改造的可行性和價值。
盒馬鮮生是過去幾年阿里新零售現象級的成功樣本。今年6月,阿里巴巴進行組織升級,備受關注的盒馬鮮生升級為獨立事業群,總裁侯毅直接向張勇匯報。這也意味著,作為阿里新零售“一號工程”的盒馬鮮生已獲得階段性成果并開啟了新的征程。
盒馬的行業意義在于,它探索出了一套新零售標配:比如以大海鮮作為爆款切入點,應用電子價簽、“生熟聯動”的產品組合邏輯,甚至采用懸掛鏈等硬件設施。這些都被盒馬身后的復制者紛紛效仿。
盒馬引領創新,大潤發的“舊城改造”明顯借鑒了盒馬很多創新,不論是B2C線上訂單的履約,還是引入懸掛鏈等對門店深度改造。大潤發的改造見效也說明,阿里新零售已經形成了一套成功的新零售打法,并能夠在傳統零售業進行大規模復制。
化學反應
高鑫零售之外,銀泰、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1919等傳統零售企業,也都在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中產生了化學反應,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傳統百貨商場的代表銀泰被阿里收購后,從2017年起著手推進數字化轉型,基于云POS,收銀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谔詫殨T信息,銀泰實現了線上全域賣貨。在此過程中,銀泰百貨沉淀出一套“商場操作系統”,依托這套操作系統,全國65家銀泰百貨全部實現數字化。
線上“全域賣貨”使銀泰迎來了“第二條增長曲線”。最新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七夕和88會員節,銀泰百貨喵街的交易額分別都超過了618,僅次于去年雙11。
居然之家是國內擁有近300家線下家居賣場的大型商業連鎖集團,其所在的家居市場面臨著被競對沖擊的困境,企業高層為此而焦慮。
2019年初,阿里巴巴以超過50億元拿下居然之家15%股份,通過技術賦能開始深度介入家居賣場的新零售改造。目前,阿里巴巴通過天貓新零售運營和產品的一套解決方案,使居然之家形成了整體的營銷閉環。
2018年天貓雙11,居然之家經過新零售工具升級的41家門店全面參與活動,這是該集團首次實現大規模的線上線下聯動,此役銷售額高達120億元,接近居然之家此前全年銷售的20%,且有四分之一流量來自線上,四分之一轉化成為居然之家會員。
在消費者體驗層面,居然之家的導購、產品咨詢、比價、下單、交易、安裝、售后全流程全部在線上實現;在賣場層面,線下的人流、訂單數據都逐步被識別和洞察。據了解,居然之家全國所有門店的數字化交易支付改造,預計將于一到兩年內完成。
實際上,家居行業的另一巨頭紅星美凱龍(601828.SH)也于今年5月牽手阿里巴巴,后者認購紅星美凱龍近44億元可換債債權,如果屆時換股,阿里將持有紅星美凱龍10%的股份。家居產業在加速優勝劣汰,未來兩三年是該行業的洗牌期,可以預見,紅星美凱龍的新零售改造力度不會低于居然之家。
酒類流通行業的“1919”則是另一個被阿里巴巴改造的零售品牌。2018年10月,1919獲得阿里20億元的戰略投資。今年三月,1919全面接入阿里商業操作系統。這是阿里商業操作系統正式推出以來,第一個正面宣布加入的垂直電商。1919與天貓系統打通不久,1919的天貓旗艦店訂單增長了近三倍。
1919公司曾因重塑買酒體驗,去掉中間多層經銷環節而被看作“行業公敵”,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模式得以讓1919的線上訂單能跟線下門店的生意融合,把線下的點同時變為“倉庫”,營業員同時身兼配送員,這樣線上線下的對立問題迎刃而解。數據顯示,1919連續四年是天貓的酒品銷售第一名。
阿里這兩年對投資入股傳統零售企業的數字化改造,涉及不同業態,均能產生正向化學反應,未來通過大規模復制,必須還會有更多的傳統零售企業被納入阿里的新零售變革中來。
阿里把新零售變成方法論
從盒馬到銀泰、大潤發,再到1919、居然之家等等,服務于如此多大體量公司的新零售改造,那么阿里內部是不是應該有一個單獨的新零售部門?實際上,在阿里內部,新零售已經從一個新“業務”變成了一種融合于多個業務的方法論。
天貓自然不會缺席:除了推進線下零售業態的數字化轉型外,天貓上品牌商家也開始收獲阿里新零售帶來的數字化紅利。
近兩年,天貓通過與良品鋪子、惠氏、小豬班納、五芳齋等商家的合作,對線下門店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數字化改造,部分商家已經開始將線上和線下的會員、訂單管理合一。但顯然,阿里新零售推助下的天貓開始加速了。
6月底,天貓宣布了賦能品牌商的“旗艦店2.0升級計劃”。該計劃主要圍繞線上線下多場景運營、會員運營、粉絲運營、分人群精細化運營等,提升商家數字化運營消費者的能力和效率。這個計劃不僅會廣泛地影響所有天貓商家,也會讓消費者因此獲得更多更新的體驗。
例如,旗艦店升級之后,消費者進入品牌商家的天貓店鋪,將能看到該品牌線下門店的商品與活動權益。這意味著線上用戶可以購買線下門店的商品,也可能被吸引到獨特的線下門店去體驗。線下的會員、商品和服務,與線上旗艦店完全打通。對于商家而言,不僅線下為線上轉化用戶,線上也能為線下帶來增量生意。
該升級計劃預計今年雙11前面向全部天貓商家開放。屆時,天貓也將從商家的銷售渠道,變成其新零售實踐的承載地。而阿里在整個新零售棋局中給天貓賦予的新角色,也是線上品牌商轉型的主陣地和推動者。
阿里新零售在多個領域的開花結果,不僅因為是阿里最早發現、預言了零售業的發展趨勢,更重要的一點是,阿里與新零售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
從B2B和淘寶天貓開始,阿里就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作為公司的使命,阿里的身體里就已經流淌著關于電商和零售的血液。后來,阿里圍繞核心業務,構筑起包含電子商務、普惠金融、智慧物流、云計算、地圖等在內的數字經濟體。
在行業中經過十多年的積累,阿里也練就了對行業判讀的敏銳嗅覺,正如張勇所說,“要站在五年、十年之后看現在”。阿里提出新零售概念之時,中國的經濟收入中消費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投資,阿里在行業與社會的數字化升級中發現了零售的價值。
阿里提出新零售的2016年,淘寶的移動月活躍用戶接近5億人,中國零售平臺年度GMV超三萬億元,在天貓“雙11”千億成交峰值之時,阿里的支付、物流等環節依然有序運行,其背后是阿里十幾年來所積累的資源和雄厚的技術實力在保駕護航。
阿里在新零售領域排兵布陣,三年投入至少千億元,這種重模式在國內并不多見。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發布的2019全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中,引述“阿里巴巴”達15次,指出“新零售是一個對全世界都全新的零售命題”。在效率領先的同時,報告認為阿里巴巴更具先驅性的是其對零售業未來愿景的追求
從2016年至今,新零售不僅成了一個社會和行業共識,還激發了多產業的協同效應。隨著執行戰略的向前推進,阿里新零售更多的設想必然成為現實。正所謂沿岸觀柳,初時不覺,不經意間柳色已青,新零售成果紛呈,“退潮論”可以休矣。
【責編:Fa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