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曾經紅極一時的無人貨柜在各大寫字樓、CBD中遇冷后,其目光便轉向了社區。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北京部分社區內出現了一家名為“在樓下”的無人便利柜,便利柜中除了水飲之外,還有水果、日常用品等商品出售。不可否認,無人便利柜對于社區便民服務是很好的業態補充。但是,與傳統便利店相比,無人便利柜由于品類少、毛利率低,多少有些“雞肋”。在需要大規模投放設備“燒錢”搶占市場的情況下,僅僅依靠其基本業務很難存活。針對其成本、效率、供應鏈等關鍵痛點,對零售業態以及零售全鏈路進行變革,來實現自給自足,是當前無人便利柜面臨的首要問題。
簡版便利店
在政策的加持下,便利店業態無疑成為了當前最熱點的話題。傳統便利店、無人便利店、無人便利柜都在搶占市場。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各大社區發現,一款品牌名為“在樓下”的無人便利柜出現在北京多個社區中。
該企業官網顯示,北京在樓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是一家致力于構建城市零售新生態的創業公司。在樓下在成立三個月內便完成了過億元早期融資,資方包括 IDG資本、元璟資本、九合創投和山行資本。2018年5月,在樓下再次獲得千萬級美元的 A+ 輪融資,IDG資本領投,創新工場聯合領投,元璟資本跟投。
根據天眼查顯示,在樓下控股人除主要創始人張致和外,還包括九合創投創始合伙人、百度創始人團隊成員的王嘯,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涌等也持有少量股權。
目前,在樓下無人便利柜已落地在北京市朝陽、海淀、昌平、通州、豐臺、大興、房山等區域內的社區。
在樓下無人便利柜一個機柜占地面積大約6平方米,商品最多庫存240種、2640個,支持人臉識別、微信等支付方式。記者看到,在樓下無人便利柜中不僅有水飲、休閑零食等商品,還有水果生鮮、面包鮮食、鹵味熟食等需要冷藏的商品售賣。
記者了解到,在樓下無人便利柜不僅能在現場通過自助的方式購買商品,還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序、外賣平臺等多渠道進入購買入口。同時,還推出滿增滿減、打折券、限時特價等多種促銷方式。此外,在樓下還支持辦理付費月卡、季卡、會員專屬權益等方式吸引消費者再一次購買。
從品類上看,與傳統的無人貨柜相比,其品類相對豐富。但是與便利店還是不能相提并論,這樣的無人貨柜看上去更像一家精簡版的便利店。此外,從價格上來看,在樓下便利柜中的商品要比部分便利店中售價便宜,以一瓶“康師傅茉莉蜜茶”為例,在樓下無人便利柜中售價為3元,而某些便利店或其他零售業態售價為3.5元。
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致電北京在樓下科技有限公司咨詢相關事宜,但是并未得到回復。此后,記者以加盟商身份致電北京在樓下科技有限公司咨詢加盟事宜,客服表示,加盟事宜將由公司市場部專人聯系并介紹。但截至發稿前,記者仍未收到任何回復。
品類短板
縱然無人便利柜在便民性上有著先天的優勢,導致眾多資本搶占賽道,但是仍有不少人并不看好這種新零售形態,一些專家認為無人便利柜的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痛點。
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江瀾表示,由于擴展周期長、購買人數影響貨架收益、配送成本高等原因導致其不看好無人便利柜。此外,還有人認為,無人便利柜品類太少,毛利率低等問題也是掣肘其發展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存在的無人便利柜主要有“開放”與“智能”兩種模式,一種是開放式貨架和冰箱,另一種是自助販賣機。在樓下便利柜屬于自助販賣機。
在樓下無人便利柜中的一些生鮮類的商品,如果在保質期內未能銷售出去,商品將作為廢品被處理。7月28日,記者發現,在樓下便利柜中仍然存放著7月23日生產的鹵味商品,其保質期為7天到9天不等,這些即將過保質期的商品,未被消費者購買,對于運營方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損耗。
盡管與傳統自助販賣機相比,在樓下無人便利柜內的商品品類豐富了不少,但是,其品類仍然不足以和便利店、超市等零售業態相比。一位住在十里堡東里的居民表示,自己沒有使用過無人便利柜:“小區周圍就有很多大型超市、便利店,無人便利柜售賣的商品品類太少了,因此一般還是愿意去超市。”
另一位居民表示,一般到晚上,附近便利店都關門了,才會有一些年輕人來這買點吃的。對于自己為什么不在便利柜中購買商品的原因,該居民表示,擔心自己操作會出問題,而且怕買錯退換貨不方便,所以如果不是特別著急,都會選擇去超市購買。
缺乏核心優勢
誠然,無人貨架以入住人員密集的社區、寫字樓等區域為主,可以解決“最后100米”的問題。同時,作為社區內便民性服務業態的一個補充,能夠解決消費者的一時之急,但是長遠來看,無人便利柜存在的問題仍然未得到解決。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楊青松認為,在電商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人們依然重視線下門店的重要原因是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和服務,是線下有溫度感的購物體驗。無人店無法與顧客像鄰里一樣交流互動,無法深耕商圈。他補充說,“無人”零售業態在較長時間內作為補充業態存在;前端主要采取有人服務+自助服務相結合的方式;無人商店的種類從便利店向其它品類延伸;無人商店短期內無法盈利。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梁威博士則認為,對消費者來說,無人便利柜盡管能夠24小時營業隨時滿足消費需求,并且為消費者就近購買提供便利,從而優化消費體驗。然而,當前無人便利柜內的商品以快消品等商品為主,商品品類較少,與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匹配度不高。此外,對于一些水果、鹵味、鮮奶等保鮮類的商品來講,盡管在保質期內不影響銷售,但是商品的口感會受到存放時間長短的影響。
對于無人便利柜未來的發展,梁威認為,一是探索跨界發展,豐富無人零售業態的功能;其次,應用大數據等技術賦能無人零售業態,基于無人便利柜平臺集聚的人群畫像、消費特點等,及時調整商品種類和功能,精準契合消費者需求。
楊青松認為,技術發展為商業賦能,商業的核心是主線。以供應鏈為例,無論是傳統零售、電子商務還是無人店,核心的業務流程沒有發生變化。無人零售存在明顯的前端點位擴張與后端供應鏈建設不匹配問題,尤其是一些新進入零售業的企業,加強供應鏈能力尤為重要。
【責編:Fa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