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砍一刀,免費拿”,相信不少網友都收到過類似的鏈接。這種邀請好友幫忙砍價就有機會免費獲得商品的活動,為包括拼多多在內的多家互聯網購物平臺吸引了大量用戶。
拼多多風靡,也令眾多企業開始重視“拼購”模式。近兩年,社交電商進入大眾視野,從分享至微信朋友圈的“砍價”模式,到之后出現的拼購,利用社交流量提高電商成交量是社交電商的核心價值。
在拼購平臺的夾擊和競爭下,各大傳統電商也順勢而行,紛紛加入了拼購行列。2018年3月,京東拼購上線。2018年7月,蘇寧則在“樂拼購”的基礎上成立了蘇寧拼購,上線了獨立APP。下面我們將以蘇寧拼購和京喜作為競品,進行競品分析:
拼多多
2015年9月,拼多多成立;
2016年2月,拼多多單月成交額破1000萬,付費用戶突破2000萬;
2016年7月,拼多多用戶量突破1億,獲得B輪1.1億美元融資,IDG資本、騰訊、高榕資本領投;
2016年,拼多多于3月完成由IDG資本領投的A輪900萬美元融資,并于7月完成由高榕資本領投的B輪1.1億美元融資;
2017年2月,完成紅杉資本領投的C輪2.13億美元融資;
2018年4月,完成由騰訊投資領投的D輪13.69億美元融資。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發行價19美元市值達到240億美元。
雖然社交電商本質上是C2B的運行模式,但就目前拼多多的運行模式,更多的還是B2C。因為拼多多上商品的購物形式雖然包括直接購買和價格更低的拼購兩種,但絕大部分商品,無需用戶自行尋找新用戶一起拼單,用戶直接加入其他人的拼單就能購買商品。
從各參與方的角度來看,就是各個商家在拼多多入駐、發布商品,用戶再到拼多多上購買,再經由第三方物流進行商品配送,以完成購物。
作為社交電商的領頭羊,拼多多成立到上市,只花了34個月,發展迅速。根據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目前拼多多成交量達為1164.84萬,總市值為472.78億。
拼多多不僅率先占領了三四線城市的用戶,有先發優勢,還率先推出了社交電商的各種玩法,包括“幫忙砍價”、“零元領商品”等等。在商品方面,也一直強調商品價格優惠的優勢,滿足用戶追求更便宜的商品的需求。
京喜
2016年, 上線拼購業務,并上線內容導購生態——“購物圈”。
2018年3月,拼購APP上線測試。
2018年5月,京東于騰訊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將利用微信一級入口及微信市場等獨特資源,打造區別于京東現有場景和模式的全新平臺。
2018年6.18期間,京東拼購在下沉市場推動增長,并攜手新華信用發布“廠直優品”計劃。
2018年7月,京東拼購業務部更名京東社交電商業務部,戰略地位升級。
2018年9月,京東拼購全面升級為以微信一級入口為主要載體的社交電商平臺。
2019年9月19日,京東拼購App更名為“京喜”,并正式開業。
在各大電商攻入下沉市場之時,京東旗下的京喜由此應運而生,作為京東集團的社交電商平臺,京喜以微信作為用戶分享拼團的載體,主要是B2C業務模式。
與其他社交電商稍有不同的是,由于京東有著自己的物流體系,京喜售賣的商品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商家負責發貨與售后,另一類是京東配送、商家售后。
相對完全依賴第三方物流的電商,京東物流高效的優勢有所突出。
作為競品,京喜的另一個優勢在于:京東一直主打對品牌和質量追求,使得消費者對與商品質量的顧慮與擔憂相對較少。
蘇寧拼購
2016年7月15日,正式上線。
2018年7月,累計買家數突破3000萬。
2018年7月27日,獨立App蘇寧拼購上線。
2018年8月8日,蘇寧設立拼購日。
蘇寧拼購,是蘇寧易購旗下的電商拼購App。從運營模式來說,蘇寧拼購上的商品也多以B2C的模式在銷售,著重強調“拼基地”的概念和戰略。
2019年1月26日,蘇寧拼購與湖北宣恩縣政府達成產地直采戰略合作協議,促成三萬畝富硒黃豆基地、三萬畝富硒貢茶基地正式落地,宣恩成為蘇寧拼購產地直采的第一站。
小結:依據上述分析,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這三個產品雖然同屬社交電商,但卻各有特點。從體量上來說,拼多多目前是最大的社交電商,也是社交電商許多“玩法”開發者。
對于傳統電商來說,拼多多的出現可謂是引起電商市場“鲇魚效應”的鯰魚。由于拼多多率先占領了三四線城市,掀起了消費下沉的熱潮,其知名度高、用戶基數大。加上價格優惠是拼多多最大的亮點,這些都使得拼多多在社交電商中的地位之高。
不過在商品質量和口碑方面,拼多多也一直備受爭議。相比之下,京喜更強調商品的質量和售后,而消費者也越來越重視商品質量。因此,京喜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優勢的。
更進一步,從物流方面來說,京喜除了第三方物流,還有京東配送,時效性的保障相對更好,不過京喜中由京東配送的商品占比不高。
拼多多在物流配送方面是全部由商家自行選擇物流,不過拼多多物流方面規定,用戶下單2天內必須發貨,發貨之后,在規定時間內必須要有物流信息。在同為第三方發貨的前提下,拼多多整體的發貨還是比較快的。
拼多多是如何化解從而突出重圍的呢?
在拼多多出現之前,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已經占有相當比重的市場,選擇這些電商平臺也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選擇。但是,對于低線城市的消費者而言,淘寶、京東的商品價格并不足以讓消費者心動,他們需要價格更低、性價比更高的商品。
其次,作為當時行業占比靠前的各大電商,他們的獲客途徑多為通過廣告宣傳等途徑。消費者知道這些電商平臺的存在,但是還沒有對這些平臺,以及平臺上售賣的商品產生信任感。
面對以上兩個問題,拼多多是如何化解從而突出重圍的呢?
隨著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APP全面普及,成為移動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這些社交平臺占據了用戶的大量時間、使用頻次高、粘性強,流量價值極其豐富,為電商降低引流成本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社交電商的高效獲客和裂變能力吸引了拼多多的加入,并使得其規模也快速增長。
通過社交電商的營銷模式,拼多多不僅解決的獲客成本高的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用戶對平臺以及商品的信任度。
原因在于:通過社交推薦商品的模式,新用戶是獲知商品,是因為自己社交好友向自己推薦了該商品,表明該商品是已經是自己社交好友信任的商品,從而降低了用戶對平臺以及商品的信任成本。
后記
作為社交電商,拼多多的絕大部分功能設計都是得圍繞消費者進行的。消費者使用拼多多APP的場景主要主要分為:購買前、購買中以及購買后三個場景。
通過對拼多多APP的功能分析,我們能夠發現拼多多在購買前的場景中設計的各種功能是最多的,著也是與拼多多營收關系最為密切的一個環節。此外,拼多多也在不斷完善購買后的各種服務和售后,追求產品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