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大眾的健康意識普遍增強,對健康養生產品的需求正在不斷提升。
在2022全民營養周期間,據新華網發布的《Z世代營養消費報告(2022)》指出,接近九成“Z世代”有熬夜的情況,還有很多人喜歡在半夜下單營養食品,一邊過度消耗健康,一邊焦慮盲目進補,95.77%的“Z世代”認為自己需要進行科學營養觀念的科普,并且,他們認為自己對科學營養的認知遠不夠科學。
當“打工人”吹響了養生的號角,也給保健品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趨勢和特點。“新冠疫情讓大家更加關注自身健康及健康的重要性了,這是毋庸置疑的。其中營養與健康的關系,既是民眾關心的話題,也是科研領域研究的熱點。”近日,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營養與抗衰老研究中心主任張旭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現代營養科學的發展進步讓人們對營養健康的認知、需求步入了新的階段。
1.精準營養時代加速到來
?“作為一個年輕的學科,現代營養科學從18世紀末到現在大致共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研究營養科學的一些基本認知,如一些宏量營養素的發現,基本能量代謝規律諸如一個成年男性一天需要的能量計算等;第二個階段,特別是二戰后食物短缺時期,營養科學主要關注如何吃飽的問題;當食物豐富之后,逐漸進入第三個階段,即關注膳食搭配和最佳營養的問題。”張旭光表示。
他指出,目前營養健康科學發展迎來了科研與產業轉化的新時期,“我們具備了前所未有的多種研究手段,開始更加關注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與之匹配的精準營養的概念與需求。”同時,無論科研還是產業應用,更加關注營養干預或者說營養調節,以及對應的機理研究、干預效果的循證醫學證據,營養成分的組分分析等。人們對健康的多樣化需求在增加,營養健康的新概念、新指標、新的檢測評價方法也在加速科研與轉化中。
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不但是身體沒有疾病或虛弱,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據悉,我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定義的人群僅占總人口數的15%。同時,有7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15%的人處于疾病狀態。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有3億人存在因營養結構失衡引起的營養不良問題。長期的營養結構失衡可能引發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等。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營養的攝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機體的生存期,營養不良是全世界范圍內第一大死亡原因。
與此同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國民健康理念由“疾病治療”轉向“疾病預防”,“精準醫學”的重點也將聚焦于“精準營養”。
近年來,“精準營養”“個性化營養”正成為高頻熱詞。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精準營養市場價值約為72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15億美元,2020至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7.03%,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精準營養”,簡單地說,就是要根據大眾的多元、全面、均衡的營養需求,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精準營養解決方案。事實上,每個人遺傳、生活的環境、體質和生活習慣各不相同,因此對營養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傳統營養方案注重人群總體的營養平衡與健康促進。
而如今,邁入精準營養新時代,就需要針對正確的個體,在正確的時間,滿足不同個體的營養健康需求。精準營養綜合飲食及生活方式、表觀型、基因型分析三個維度,應用轉化時需要考慮綜合檢測評價的便捷性和多組織器官協同維持體內平衡的能力和變化的需求,形成“檢測-評估-干預-監測”的完整閉環,用來實現最優化的個體營養推薦和干預。
在張旭光看來,健康評價越來越系統,如何綜合地、動態地評價健康,如何精準地、針對個體地進行營養干預維護動態健康,是目前營養科學研究的前沿熱點。未來必然會帶來全新的產業應用服務廣大群眾。
據了解,近年來營養健康科學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通過科研轉化的形式,未來10年里可以實現精準評價、分析營養健康的狀況,然后針對每個人給予個性化的營養健康的干預。
通過基因解碼,精準營養考察個體遺傳背景、生活特征、代謝指征、腸道微生物特征和生理狀態等因素,從而根據差異設計個性化營養建議,選擇合理飲食、運動方案和科學補充營養補劑,以達到維持機體健康、有效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發展的目的。
記者注意到,國外目前均有關于營養補充劑定制化實踐,拜耳、雀巢、達能、安利等均有布局。而在國內市場,湯臣倍健、LemonBox、丸一每日等也開始嘗試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健康營養方案。
但人體營養情況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如何進行科學、準確的測量,讓消費者可以自己進行便捷的操作是一大難題。疫情背景下,數字化手段正成為健康管理的新渠道和新方式。目前,包括達能、安利、湯臣倍健等公司都先后推出了數字化工具,為特定人群提供更個性化專業營養健康評估和精準營養管理方案。
“此外,在測量評價給予營養干預后還有非常重要的一環,即干預后效果的再評價,因此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通過檢測、評價、干預、再評價、再調整干預量,實現大眾的精準營養服務。”張旭光指出,未來的精準營養不僅僅提供個性化的產品,還要提供與之匹配的核心技術服務。
在他看來,未來還需要在科研投入大量資源和精力,“除了產品本身的功效研究,還要開發特定的產品效果檢測評價技術,產品和評價技術要緊密結合才能做到精準。”
2.從同質走向細分
當下,隨著保健食品行業不斷發展,產品種類越來越多,針對的人群也越來越細化。
據悉,目前中國保健食品允許聲稱的功能限制在24項特定功能以及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功能,從已獲批的產品來看,產品類型集中在增強免疫力和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兩類產品,保健食品功能聲稱受限,已有產品功能同質化較為嚴重,消費者更多細分的保健需求仍然難以滿足。
在此背景下,各大企業開始掘金細分領域,致力于新產品及新功能的研發。“目前從法規來講,保健食品的功能,會越來越講究動物和人體試驗的多重證據,功能描述越來越具體,功能描述的定位也會越來越清晰。”張旭光說。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科學營養新趨勢白皮書》指出,銀發人群偏好的營養品功能分別為調節三高、增強免疫、改善睡眠、骨骼健康、腸胃養護、維生素、礦物質。調節三高是整體銀發人群的最核心需求,60%的銀發人群都為自己購買過調節三高功能的營養品。
但作為保健食品消費的新生力量,年輕消費者的選擇卻截然不同。據億邦動力研究院發布的《2021新銳品牌數字化增長白皮書》顯示,護肝類產品、助眠類等品類,已成為年輕群體養生主要選擇的品類,積極擁抱保健食品的年輕消費群體更傾向于選擇與睡眠、美容、腸道調節、運動營養等品類更為細分的功能性食品。
?“當產業發展成熟、市場競爭到一定階段,它一定要往核心技術創新研發的方向發展,如新原料、新功能的開發,實際上就是企業技術競爭的高地,也是產業的新賽道,因為核心技術擁有知識產權,別人不能輕易地復制,核心技術多為創新技術,本身就會開拓更多的應用空間。”張旭光指出,從基礎理論研究到將科研成果產業化,這過程中要花費的時間非常長,同時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除了新的原料,新功能的研發也是行業創新的一大方向。據悉,每個國家的法規對于保健品允許聲稱的功能有限制,而國內允許企業通過自主研發來申報新功能,但新功能的研發投入也十分大,因此對企業的綜合實力有較高要求。
張旭光告訴記者,無論是新功能、新原料,還是新檢測技術的研究開發,一般都至少需要3-5年以上的周期。此外,對于新功能、新產品或新技術,研究并確立技術應用相關的標準非常重要。“創新的技術建立標準后,會更便于獲得法規應用的認可,才有可能以最快速度做市場轉化應用。因此目前各個行業的龍頭公司都在搶先建立新技術標準。
張旭光認為,“在營養健康科學的科研轉化方面,中國和歐美處于同一個起跑線,誰先去布局、誰先投入、誰先踏踏實實地去耕耘做出成果,就能實現領跑。”在他看來,企業要靜下心來,加大研發投入,才能開發出越來越好的原料、新功能及檢測技術,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要求,營養健康行業才能實現繁榮發展。